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中新的核心话语
发表时间:2023-06-21来源:党建网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中新的核心话语
唐小芹 付晶晶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以其鲜明的标识性、时代性、重要性深刻影响着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能力、执政目标等,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中新的核心话语。
中国式现代化构设了打破西方迷思的话语符号。现代化原本从来就不存在定于一尊的模式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源于现代化起始于西方的时机之先,加之在西方中心主义裹挟、西方垄断话语霸权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人们对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误读。着眼全球视野里西方现代化模式输出后乏善可陈的历史与现实,将现代化简单等同于西方化显然是一种错误逻辑,在理论上立不住、在实践中危害大。打破这一迷思和认知定式,需要坚决跳出西方议题设置陷阱及“西方标准”陷阱,形成观念层面、实践层面、确证层面的正确认识。在观念层面,就是要认识到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不能简单移植或套用西方理论,既需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也要尊重国情、立足实际。在实践层面,就是要打破对西方的依附体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独立自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确证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提供了事实胜于雄辩的力证,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现实确证的充满生机的现代化。从“现代化=西方化”这个“等式”转换到“现代化≠西方化”这个“不等式”,才能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新语汇所具有的符号意义,才能更深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阐明了蕴藏独有特性的话语内涵。现代化是一个赋予独特意涵的综合性概念,是物质、制度和人的现代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概括和实践要求,既全面揭示了在话语上的“中国特色”和“科学内涵”,也深刻揭示了中西现代化在话语上呈现的“本质区别”。从具体特征的区别来看,与中国式现代化对应的是西方体量偏小、两极分化、物欲膨胀、掠夺自然、对外扩张的现代化。从更高层级的区分来看,中西现代化还是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有机并联式现代化与机械串联式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以是否促进共同富裕这一特征为例,西方现代化体现了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相交织的话语困窘,中国式现代化展现的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优势。中国式现代化这五大特征,将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融为一体,以其独具特性的丰富意涵,在话语权力场从“少语”“失语”的被动状态向“发声”“留声”的积极有为状态转换,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与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国际交流互鉴的话语空间。在国际交流中,话语交锋与话语交流、话语交融早已成为常态。只有交火交锋、缺少交流交融,将会大大压缩交流互鉴的话语空间。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强大动能,同时极大地拓展了共商共建共享的话语空间。在共商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理性认同,以合作共赢的新路正路走出国强必霸的老路旧路成为大势所趋,构建相互尊重理解、有事好商量的磋商机制成为普遍共识。在共建方面,中国积极发挥自身作为国际体系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的作用,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不遗余力。在共享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欢迎各国搭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和“便车”,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同步拓展着国际交流互鉴的话语空间。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应根据自身历史文化等条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它在努力调整发展诉求、调整结构、调整格局中为全球治理赋能、为美美与共增能、为世界现代化事业强能。大道不孤,可以预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人类意义与世界意义将日益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树立了昂首迈向未来的话语自信。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自信来自于文明自觉和历史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高度的文明自觉。近代以来,随着学习西方国家开出的各种救国方案的纷纷破产,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现代化探索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化的历史接力运动前后相继,深沉的历史主动带来深厚的历史自信。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自信来自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既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奠定了更好的现实基础,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自信厚植了志气骨气底气。再次,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自信来自于党的坚强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引。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举旗定向,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激发出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领路人、定盘星和主心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此外,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自信还来自于中国在从容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及公共危机的国际比较中彰显的制度优势与制度自信。
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着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正逢其时,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在语汇和内涵上得到极大的丰富、充盈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实践要求,其目标指向是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志存于高远,行始于当下。卓有成效的加强话语权方面的软实力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视域下“话语中的中国”的生动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将不断为世界现代化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分别系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提升新时代党的执政话语体系影响力的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A128〕阶段性成果】
网站编辑:王寒